前言
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:
一、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,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,对其本国已往历史,应该略有所知。(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,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。)
二、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,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。(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,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。)
三、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,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,(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,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。)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,(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。)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,一切诿卸于古人。(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。)
四、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较渐多,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。(否则其所改进,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,对其国家自身不发生关系。换言之,此种改进,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,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,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。)
——钱穆《国史大纲》序言
以上是钱穆先生在《国史大纲》中所写的序言,同时也是我读史、对待本国已往历史的态度。自然而然,也是我阅读这本书《易中天中华史》的态度。
什么是中华文明?它是怎样形成的?它和其他文明有哪些区别,又有哪些共同的价值?它还有哪些独特的地方?它需要向其他文明借鉴什么?
这篇读后感是我读完《易中天中华史——第一部:先秦》 1 之后的些许感想。
我写「中华史」,是要审视「世界文明中的中华文明」,找到「中华文明中的共同价值」,最终回答「我们是谁,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」这三大问题。 ——卷二《国家》后记 巡航日志
本书的特点
- 行文通俗易懂;
- 不仅仅只讲中华史,还讲与其他主流文明的对比;
- 论点和推测有根据、有出处;
- 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。
这是一部既可当作消遣又能引人深思的普及历史的著作。
天下主义者
在第一部中,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是:中国人是「天下主义者」。
古人所谓「中国」,首先不是政治概念,而是文化概念,意思是「世界文化中心」。这个中心的地理条件是要在中原,因为这是古人心目中的「天下之中」。
——卷二 《国家》,第六章,闯他一回红灯,谁代表中国
与其他文明比较,我们民族为什么没有宗教?易中天先生认为,因为中国人是「天下主义者」。在天下主义者看来,国家不过是天下的一分子,就像大家族中的小家庭。因此,真正的人,只属于天下,不属于国家。
至少我们的祖先是这样。那些先贤「以天下为己任」,探索真理,探讨人性,探寻人生的真谛,追求更美好的社会,寻找解救世界的药方。尽管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,中华文明经历了数次分裂统一、改朝换代、外族入侵,管理制度的变革,外来文化的冲击,同时也打压不同的声音,但是,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一直延续了下来。
什么样的精神内核?
以人为本。「以祖宗代上帝,以圣人代神祇,以道德代法治,以纲常代信仰」。不信神,不信教。因此反而更开放更包容,容得下各种宗教、各种信仰、各种不同的价值观。
以人为本
「以人为本」的思想是怎样产生的?
这得追溯到「周」。周从殷商手中接过了武林盟主的地位,殷商垮台的原因是「不把人当人」。在殷商时期,祭祀用「人牲」,陪葬用「人殉」,把人当器物,自然不得人心。胜利了的周,为了笼络人心,必须「把人当人」。这也就产生了最初的「以人为本」的思想。中华文明在这方面是非常「早熟」的。
从「以人为本」出发,到「以德治国」,到「以礼维持秩序,以乐保证和谐」,这是中华文明得以一直延续的解读密码。
我的疑问
- 「以人为本」的准确标准是什么?
- 「以德治国」,通过历史我们知道,这是统治者使用的宣传手段,实际情况并非如此。如果民智渐开,这套虚假的道德主义还会管用吗?
本书与我的关系
易先生对「周」以前的历史进行了推测与考证,比如女娲、三皇五帝、夏商两代。这方面算是弥补了我对中华文明史前史的空白,一步步解释了为什么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。
在《青春志》这一部中,作者用白话讲了《左传》中的故事,描绘了2000多年以前中国人的「贵族精神」,那是一个充满理想充满血性的时代。阅读古文对我而言还是比较吃力的,好几个故事我以前听都没听过。也许将来讲给孩子听是个不错的主意。
看到《百家争鸣》,突然觉得没信仰也没什么关系,关键是自己是否有坚定的信念。「知其不可而为之」,这是孔子的信念。「要做就做大丈夫」,这是孟子的信念。「互爱互利,公平正义」,这是墨子的信念。「我的人生与你何干,要活就活得真实而自由」,这是庄子的信念。等等。借用易先生的话,「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」啊!
总体而言,《易中天中华史》是一部读起来很轻松、又有趣味的著作。我在中学时期历史没学好,正好回顾回顾。
本文系转载